中国为什么没有大将?

贡洁栀贡洁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近代,我国的确没出现过元帅和大将这种军衔,但这并不代表着我国的将军们就比外国的将军们弱。 事实上,苏联陆军的第一代元帅(即斯大林、朱可夫等人)在二战中表现并不优秀,而苏军在二战中的大部分胜利应该归功于第二位元帅——铁木辛哥。

在二战中最伟大的战役之一——莫斯科保卫战中,担任苏军最高统帅的不是别人,正是铁木辛哥元帅。而斯大林当时的职务是苏共书记,也就是说战争时期苏联真正的军事统帅实际上是铁木辛哥而不是斯大林! 而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名将薛岳,他在1940年至1942年间指挥了长沙会战,这三次会战分别打退了日军的进攻,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其战绩甚至超过了著名的张自忠上将。

1943年,薛岳被任命为新编第1军团长兼指挥官前往缅甸配合英军作战,并担任滇缅公路的守备任务。后来因为美军介入太平洋战场,为了支援盟国,薛岳所部被抽调部分兵力组成中国驻印兵团参加印缅战斗。

在新兴里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8师击毙了美军王牌师长麦克莱恩,而负责掩护志愿军侧翼的第79师也打得十分英勇,师政委徐国贤在战斗中负伤,随后转进至义县后不幸病情加重,为不影响士气,部队隐瞒了徐国贤病重的事情,仅仅宣布他“负伤休息”。

就在大家为这位身经百战的红军杰出领导人惋惜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徐国贤竟然奇迹般的康复了!等到1951年底抗美援朝进入第二阶段时,已经痊愈的徐国贤重新挂帅,率领第79师参加了第二次战役和新兴里战役,并为最后击败美军王牌陆战一师作出了重要贡献。

舒雯茹舒雯茹优质答主

中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15年,一共仅授予了十名元帅,十名大将,其中,大将全部在开国时期评选产生,以后再也没有新的大将。大将是军队中将级最高军衔,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陆军元帅。军衔是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和标志,它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对军人贡献和能力的确认及尊重。

一、武将的地位不同

在中国古代封建时代,国家处于分裂时期时,大将的作用和意义就突出而重要。他们拥有带兵的实力,被看作是可能夺取天下的根本,因此,历朝历代大多重用大将,并用政治地位和封赏来笼络。但国家一旦完成统一,实现大一统局面后,大将的地位和影响就显得威胁性。因此,开国皇帝们大多“杯酒释兵权”,任用文人来管理国家。这种文化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后来的王朝。因此在中国古代,即使“自古良将功成不封侯”,大将还是前赴后继不断涌现。

现代中国,在建国之初,对开国大将进行授衔,是特殊时期的安排。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巨大的功绩,他们的军衔是他们功绩的确认和见证。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平建国一直是我们的既定国策。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经历的战争都是保家卫国性质。因此,在和平年代中,再出现像大将这样的军衔显然不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它可能误导其他国家对中国意图误以为中国要扩军备战和对外扩张。因此,在和平年代不再设置大将非常必要。

二、军队的规模不同

中国古代在冷兵器时代,军队的规模和西方国家比起来有着压倒性优势。因此,军事实力也是中国古代长期领先于西方的重要体现。中国古代的大将是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而现代中国的军队与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比起来,规模并不大,这不仅不是我们的劣势,而恰恰是我们的优势。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没有实力支撑更多的军队开支。因此,我们采取了精兵政策,使军队更加现代化和科技化。在中国军事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将兵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而是需要更多地依赖科技的进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将的产生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军队性质的不同

中国古代的军队是在以帝王为绝对权威的情况下组成的,他们对帝王个人有着人身依附关系。大将对皇帝的绝对忠诚是军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因此,他们必须无条件地为皇帝服务。而现代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宪法是最高权威。军队作为人民军队,其职责是服务于民,听从人民的指令。因此,现代中国的军人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行为依据。因此,现代军人是更理性、更现代化的军人。他们以和平、正义和法治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是现代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现代军人更强调军人的平等,而非古代军人的上下尊卑有别、等级森严。

因此,现代中国不再设立大将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源起和军事原因。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培养像大将一般的最优秀的军人,在新时代下,他们可能不再是大将,但仍然是像大将一样最优秀的军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