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得过伊朗吗?
如果仅仅是海空作战,我国目前世界第三的海军和第三的空军,再加上第二的水下潜艇部队,同时面对拥有核弹头的导弹,还有能发射中程弹道导弹的军舰,那么我们的胜算真的不大。 但是如果登陆作战的话,伊朗就未必是我的对手了! 首先在战略威慑方面,我们拥有核弹头,而伊朗虽然也拥有射程达2000公里的导弹,却并没有掌握核爆炸技术,也就是说我们的核武器能够直接摧毁对方的关键目标,而伊朗的导弹尽管可以打到我们沿海,却无法对深埋在地下或水面下的目标进行打击。何况我们的核潜艇可以潜入对方海岸线附近,以鱼雷攻击对方重要目标。而在登陆作战时,我方的战略轰炸机和远程火箭炮也能够提供一定支援。 其次在海空方面,我们第三的海军和第三的空军联合起来是远超对方的。而且伊朗没有航空母舰,只有两艘中型护卫舰可以执行护航任务,无法遏制我反航母战斗群的封锁。在空军方面更是远远不如。最后在水下,由于我方有俄制最新型战略潜艇加持,在对方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潜入对方核心区域,释放水下自航炸弹,实施核爆炸。
综上,只要不发生对方先发制人的情况,我军是可以将战线推至离本土近海岸线的,从而通过海陆空三军的协同,取得最终胜利。 但如果发生对方先发制人的情况呢? 我军就必须放弃一部分已经建成的港口城市,把战线拉得离本土很远,在这种条件下,海上和空中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登陆作战的成功率也会很低,最后结果就很难预测了……
上世纪70年代伊朗国力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鼎盛时期,伊朗1977年军费开支高达110亿美元,伊朗军事装备几乎全为美式装备,包括1600余辆美制M48、M60主战坦克,800余架美制F-4、F-5、F-8战斗机在内的各式飞机1500余架。1978年爆发的革命严重削弱了伊朗国力和军队战斗力,1980年爆发两伊战争,伊拉克凭借海陆空的全面优势对伊朗连续发动5次大规模进攻,将大量前沿军事基地和港口掌握在自己手中,伊朗在两伊战争头两年里只能顽强守住国境线,1982年5月伊朗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于战争后期收复了全部失地并攻入伊拉克境内,双方于1988年停战。
伊朗国力在两伊战争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军队的装备损失高达80%以上,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初期伊朗国防费用一度不足15亿美元,军队装备老化十分严重。尽管1997年之后克尔曼齐总统大幅增加了国防开支,在过去15年间用于采购新式装备和进行旧装备现代化改装的资金高达130亿美元。这些钱在石油收入高达几以百亿美元计的中东国家中并不算多,在过去几年里伊朗新采购了200余辆俄制T-72坦克、658门各型火炮、211辆BMP-2、BTR-80新型装甲车、7架苏-24战斗轰炸机、19架米格-29战斗机、125架各种直升机以及292架各种无人机,同时对1979年从美国接管的8艘导弹/常规驱逐舰在内的18艘中大型水面舰艇、40艘小型导弹艇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对各种米格-25、F-4、F-5等老旧机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并自主建造了2艘新型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