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有未来吗?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连续蝉联世乒赛女团冠军开始,对中国体育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先是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前夕,让国内群众运动掀起一波打球的热潮;后又在上海成功申办世乒赛并成功举办,成为上海城市体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名片。
而最近两年,中国乒协大胆创新,将目光瞄向了商业和资本领域,先后与腾讯、新浪签署合作协议,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推广乒乓事业,这一举措不仅让古老的乒乓球运动焕发新的活力,而且也让这项运动的价值观得到更好的传播——因为打乒乓球既可以让性格内向的人找到社交的机会,又能让心情烦躁的人得到发泄的出口,还可以让身体健康的人在运动中收获快乐,这不正是现在所追求的健康生活状态么? 所以我认为乒乓球的未来大有可期! 而作为中国人自然是最希望看到国乒能继续称霸世界,然而体育竞技的本质其实不仅仅是胜负,更重要的是展现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以及通过体育运动促进人与人的交往,实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目标。所以,只要乒乓球能够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我们就不必过于在意结果。况且中国乒乓球基础扎实,后备力量强劲,又有何惧之有呢?
要说现在什么运动在中国最为盛行,当然非乒乓球莫属了。虽然说现在篮球在中国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高,但总的来说还是远远落后于国球乒乓球的关注度。而且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兴运动和游戏的出现,使得年轻人对乒乓球的关注度在下降。
虽然说目前国际乒联的各种改革都是在将乒乓球运动推广给全世界,比如加大球拍、塑料球代替赛璐珞球、更改11分制等。但总的来说这一些改革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毕竟现在乒乓球的规则还是没有完全改变。
就拿乒乓球的击球方式来说,目前国际乒联制定的规则还是有很多限制存在。虽然说没有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样实行削球不准加转、球拍不能粘胶皮等规矩,但是目前的规则对乒乓球的旋转依然有一定的限制。
在削球打法已经被人为的削掉了攻性和威胁性之后,生胶打法目前也越来越被主流规则所打压。如果接下来直板不能像目前这么有竞争力,那么传统击球方式就只有横板两面摩擦弧圈球这一种方式了。可以说用不了几年,横板反胶选手就将登上无敌于天下地位。
而当天下再无匹敌之对手时,这种运动就会渐渐的失去活力。而失去活力之后,又何谈推广和发展呢?当然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在中国的体制下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中国有13亿人民群众,而且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和器材要求的成本并不高。再加上中国人天生在该运动中的身体条件和灵敏度上的优势,所以乒乓球在中国的统治力和活力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是不可动摇的。但就全世界的眼光来看,乒乓球运动在规则改革不大的情况下,推广和发展空间并不会太大。
所以,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尽全力来推动乒乓球运动的规则改革。毕竟没有一个规则是完美无缺的,我们既要吸取以前的一些经验教训,也必须要跟上现在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