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从几岁开始学好?

尤锐泽尤锐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小时候学球是8岁,正儿八经的球馆里,教练是省队退役的,当时在省内也算小有名气的选手。 刚进去的时候,我身高只有120,体重38公斤,算是比较瘦小的,同时期进入球馆的还有一些比我大的孩子,还有几个外地来的转学生,因为我在市队混的时间比较长(不是同一个时间都在一起训练),和他们认识但不熟。

当时我打球属于既不敢打也不敢输的那种,基本功还可以,但是发接球套路和基本功都没什么问题,正手能拉能冲,反手能弹能拨,成绩上属于能赢输那种,输就是输几分钟,赢得也酣畅淋漓。 我记得很清楚,我的第一场正式比赛是在一个周末下午,当时打的是单打,对手是个和我一样高但体重比我大不少的同学,我紧张的手心都出汗了,上场后发球抢攻连得两分,对手开始调整,逐渐将比分拉开,我当时想输了怎么办啊,毕竟这是正式的比赛,要记入档案的。可是越着急越输的多,反而放松下来之后,我连追几分,最后反败为胜取得了第一场比赛的胜利。这场比赛的胜负彻底激发了我的斗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因为我个子不高,体重不大,所以打起来非常灵活,小动作和欺骗性打法比较多,加上我的基本功扎实且不弱,所以和同龄人比赛基本没太大问题,一些大人也对我颇为忌惮。随着年龄增长,我的身体素质慢慢跟上,技术也逐渐完善,开始横扫同级学员,几乎就没败过。

上了高中以后,由于学业紧张,又赶上疫情,就很少打球了。最近一次打球是因为疫情封城期间,实在憋坏了,找了一家网球场,一个人自娱自乐了一整天。看着那些年轻的小球员,真的有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如果还有机会,真想回炉重练一把! 至于题主所说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孩子本身的兴趣,二是外界的推动力量。

就以我对儿子的影响为例,最开始他只是一直跟随我参加各种运动,后来随着抖音等短视频兴起,他开始自主搜索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视频观看,其中就包括乒乓球比赛,看来时势的确造英雄喔!不过儿子本身对乒乓球是不排斥的,这也为我接下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我跟儿子说,爸爸决定让你专门学习乒乓球的时候,儿子的反应是这样的: 当然,最终儿子还是服从了我的安排,开始了系统的乒乓球训练。现在儿子已经是一名合格的高中生,虽然学业紧张没时间打乒乓球,但依然会抽时间看一看国乒的比赛,当看到中国队又一次站在了奖台上,捧起了斯洛文尼亚杯的时候,儿子兴奋地说“中国队的球风实在是太棒了!”听到儿子的话,作为父亲的我是最开心的。

能思齐能思齐优质答主

其实任何运动都可以尝试一下,主要看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从运动学角度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从生理机能特点分析:肌肉、骨骼、神经系统在20 岁前后还没有发育完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且与运动训练水平有关。一般来讲,如果从小参加体育锻炼,各系统的循环和代谢功能好,机能水平也较高。就乒乓运动而言,日本队选手一般在10 岁左右开始训练、韩国队选手在十三四岁左右开始训练、我国乒乓选手一般在十四五岁左右开始训练。我国著名乒乓运动员王楠、张怡宁、郭跃、马琳等,大多是在10 岁左右进入省级优秀运动队。

(2) 从运动素质发展规律分析:与训练水平关系密切,优秀运动员一般在12 岁开始进行速度素质训练,14 岁开始进行速度-力量素质训练,16 岁开始进行力量 -速度练习,18 岁后进行以力量素质为主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3)从协调能力发展规律分析:从小进行单一技术训练,对神经活动性有专一性训练作用,有利于形成经典条件反射、优势兴奋中心和自动化技术动作,使技术动作做到“精、巧、美”。如果能在少儿阶段同时进行多种协调性的练习,可以促进肌肉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快速反映能力的发展。比如,乒乓球运动在少儿阶段可以同时进行一些其它“拍” 球或“击”球类运动项目的训练,如羽毛球、网球、手球、篮球、足球、排球等。在儿童少年阶段协调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只进行某一体育运动的专项训练,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缺乏多样性,会造成某些运动素质能力发展受阻。比如乒乓运动中“正、反手”练习动作不一致,如果在少儿时期不进行“反手”击球练习会出现“右撇子”的人用左手“反手”击球难,以及击球时力量小,动作不协调;“左撇子”的人用右手“正手”击球难等。因此,儿童少年阶段既要注重专项技术动作的训练,也要注重协调性的训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