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冬运会?

丁眉睫丁眉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因为冬季项目在中国开展并不普及(相对)所以没有足够的群众基础——就像北京申办夏季奥运会时,虽然也提出了“奥运成绩非唯一评价标准”的办奥理念,但却始终没有能够摆脱“以夏为主”、“以竞技成绩为主要目标”的评价导向。于是申办时很激动人心,但申奥成功后却遭到了国人的普遍质疑。

2,因为国际奥委会坚持“只承认获胜者”的奖牌授予原则(参见[1]),而中国的冬季运动项目又相对落后,所以在过去几乎一直只能依靠短道速滑和武大靖等少数几个人在冰上项目上拿牌。当这个优势项目也不能确保获得满额参赛席位的时候(如索契冬奥会中国队仅获得两金),尴尬就来了:是继续依靠少数几个人的努力争取更多荣誉呢,还是放弃争夺集体项目的奖牌,专注于提升个人项目在冬运会的地位?毫无疑问,后者更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更能赢得媒体的欢呼与大众的赞扬,当然也在实际意义上有利于推动冰雪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而前者则像是在抢占本该属于其他国家队的金牌,有赌徒之嫌。这看起来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正如 @孟德尔 所说,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其实可以选择同时发展这两个方向,只是目前还做不到罢了。

3,最后想说一点题外话。看到有人把现在的困境归咎于“改革开放”,认为如果继续保持封闭状态,我国冬季体育运动也会如同乒乓球一样蓬勃发展。这里我想说的是,开放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对于任何一项体育来说有两个后果:一是逼迫相关机构和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培养运动员和提高水平,二是促使从业者思考如何借助自己的专长和其他资源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商业赞助和转播权益出让)。从短期来看,后一种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要比前一种大得多,而且能够直接刺激就业,因此更容易受到政策青睐。但长期来看,前一种方式的积极意义是要远大于后者的,因为它能真正促进这项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