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闭网络彩票?
众所周知,中国的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都是国家公开的合法彩票。但是网络彩票合法吗?打开任意一款网页,搜索“彩票”一词,出现的不仅包括体育彩票,还有福利彩票,以及网上即时彩票。
既然国家有明文规定,为什么非法网络彩票依然存在而且屡禁不止呢?其中的利润到底有多大呢?面对这么多的争议,我国为什么迟迟不取缔网络彩票呢?网络彩票到底有什么好处,竟能如此受之青睐?下面我们从网络彩票的产生和运作过程来分析其存在的利弊。
网络体彩只是“借网销售”
2001年9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通过国务院审批,正式批准体育彩票全国统一发行。根据《彩票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彩票发行分为两类:一类为福利彩票,发行目的是为保障社会福利基金;一类为体育彩票,发行目的是为筹集体育事业发展资金。从2001年底到2002年初,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都有实物销售彩票,但经过短短半年左右的时间,很多地方就开始出现缩水的现象:一些省(市、区)陆续停止发行实物彩票,改售社会福利电子票。因销售相对集中于网吧,网络彩票遂成“主流”。
据业内人士介绍,所谓的网络彩票,其实就是利用互联网方式进行彩票通兑通偿的一种彩票。其特点是可以实现异地通兑,购买者选号后,把钱付给网站,然后网站上奖、付款和报表等都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与传统邮票彩票相比,网络彩票具有方便快捷、安全保险、共险度高等优势,这也是它受网友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法律上来看,网络彩票因为“借网销售”的行为,其实质仍是彩票发售机构通过自身网站,以电子即时彩票的方式销售彩票。而从彩票性质上看,网络彩票是不具备彩票性质的,所以它不能被认定为合法彩票。
即使没有彩票,利益一样巨大
由于网络彩票不能得到国家认可,不能名正言顺的进行,所以,网络彩票商家只能将彩票宣传为“既开型彩票”。也就是买这样的彩票,要等彩票开出来了,才能确定是否中奖,中奖的话能奖多少。但是,这样的彩票其实并不能完全符合国家的彩票定义。
而且,无论商家怎么遮掩,网络彩票的最大利益获得者肯定是网络卖家。根据现行的彩票发行费率,以100元为一注,彩民中奖情况下,网络上销售彩票的奖金有可能高于传统发行的实物彩票。
另外,从兑奖角度来看,由于网络彩票平台是一线销售网络,掌握绝大多数彩票的流向,故而可以截留一部分彩票的兑奖金额,而且不受资金总量限制。根据规定,彩票中心有权拒兑未按期申报的奖金。所以,只要在一定时间里,投注者不能够将中奖的彩票拿来兑奖,那么网络彩票平台就可以截留这部分的奖金,不用交给彩票中心。在利益诱惑面前,谁又会介意这样做呢。
虽然互联网为福利和体育彩票的发行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和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间隐藏的各种利益纠纷和安全隐患也颇多。国家体育总局和民政部曾经多次要求各地认真梳理网络彩票弊端,并制定解决方案。但时至今日,网络彩票不但没有被禁用,反而更加流行。
网络彩票应该适时推出
面对中国网络彩票需求市场,国家为何不推出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中国互联网发展10多年来,自律能力比较强,任何有害于民的行为都难以长期存在。二是有关部门对网络彩票没有管理细则,出于对管理的迷茫,才停发网络彩票。三是考虑到我国大多数网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防忽悠能力不强。如果没有实质的监督、管制和引导,网络彩票反而会助涨和激励网民的赌性。
如果中国彩票市场真能依靠网络彩票而繁荣,那么有关部门完全可事先制定好销售网络彩票的管理细则,对从事网彩销售的公司或网站行为进行监管,而监管的主要宗旨应该是在保证国家和玩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防止作弊的行为。如果网彩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就不仅是解决中小城市彩票无人售售的问题。对网彩的开放,甚至可以成为解决中国彩票现行销售模式弊端,杜绝黑彩私彩的最终出路。
以藏打擦边球
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网络彩票同样也有着其他非法彩票同样的风险。他们为了逃避国家对于实体彩票店的监管,往往会将自己的彩票网站伪装成“体育资讯平台”。而为了能够欺骗更多的网民进入自己的网站,以谋取非法利润,一些打着“彩票”旗号的网络非法彩票网站往往还会在网站的信息页面模糊彩票的“彩票”字样,转而以“收藏”或者“投注”等更为宽泛、外围的词汇加以代替。
以“收藏”代替“彩票”,无疑比直接以“彩票”的名义更有规避法律监管的嫌疑。不仅如此,一些网站还煞有其事地设立“专家”、“预测”、“推荐”等栏目,大肆宣扬“命中率高”、“专家经验”之类的所谓“权威”意见,试图误导参与者,激发参与者的购彩欲望。
面对藏毒彩票,相关执法机构仍需努力加强监管及打击力度,同时,网民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给黑彩网站任何生存空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化解中国社会矛盾、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和创新契机。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忽略其衍生出来的网络彩票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了新型的毒瘤。所以,国家应该加强对于网络彩票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