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火箭怎么瞄准?

巩源铃巩源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早期的肩扛式反坦克导弹大多采用有线传输和目视跟踪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导弹飞行,射手通过观察目标和自身之间导弹的成像,并操纵控制手柄调整导弹飞行方向,导弹上的传感器将信号沿导线传递给导弹发动机的舵机器件,经过一系列机械传动控制喷管偏转实现飞行控制。

这种方式的缺点也较为明显,比如作用距离较短,难以对抗集束类障碍弹等辅助保护手段,而且射手在发射导弹的过程中全程暴露在敌方的火力威胁之下,生存能力较差,命中率和作战效能也难以进一步提高。随后,半主动激光驾束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相继被应用到反坦克导弹上来,40毫米火箭筒这才逐步进化成为“云爆弹+多功能制导火箭弹”并存的现代综合反装甲武器系统。

所谓的“驾束制导”,是激光制导武器中一类重要的制导方法,基本原理是在来袭导弹的前方发射一条由激光引导的柱面光束,导弹上的激光传感器感受这个激光束强度的分布,寻找光强最大点,并保持在光斑中心,从而驾束飞行。比如半主动激光驾束制导导弹,目标照射器发出的激光束由坦克、直升机或射手照射在目标上,激光被目标散射后,导弹导引头直接跟踪这种具有很高对比度的目标激光反射信号来精确制导导弹。

相比于肩扛式的反坦克导弹,40毫米单兵激光制导火箭筒更加轻巧便携、操作简便,射手受到来自敌方火力威胁的概率也下降了一个档次,同时,其攻击速度和打击效果也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激光制导的识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强,即便在敌人施放烟雾等气溶胶类遮蔽弹的干扰下,仍可准确辨别出真伪目标,穿透烟幕,直接命中敌人坦克、装甲车、防御工事等。

对于红外成像导引头来讲,情况也基本类似,导弹发射以后,在飞行过程中,红外成像导引头成像系统会将作用视场内目标及背景的红外辐射转换为可见光图像,通过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对目标图像进行实时、自动的识别和跟踪,形成跟踪误差信号,经过比较器处理后产生目标指示信号,通过双向无线电指令传输至制导控制律计算机计算出弹体姿态的控制命令,再传送至伺服机构,通过操纵舵面改变弹体的飞行姿态,跟踪并打击目标,整个过程与激光驾束制导导弹相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