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u23判中国输?

太叔梓泽太叔梓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国足这么烂,为什么还要坚持中超联赛? 中国足球现在是什么水平呢?我给大家举个栗子。 日本足球在1995年,全队身价约等于600万元人民币(1995年中国GDP总量是8.38万亿元),而韩国在2013年全队身价才刚刚超过一亿元(2013年中国GDP总量是47.17万亿元)。 而我们的邻居缅甸在2018年实力已经远超韩国,全队身价达到1.6亿元。

再看看我们国足,在2005年,全队身价居然只有300万元,甚至还不如一个球员,到了2018年也就值1300万。(2018年中国GDP总量是13.67万亿元) 你品,你细品! 这还是经过归化增强后的身价,如果没有艾克森、阿兰等外援,国足阵容恐怕要跌入历史最低值了。

当然有人会说,中国足球的水平就值这么多钱。 但问题是,如果一支球队常年处于低谷,甚至没有下降的风险,那么这支队伍的球员工资肯定会长期处在低位。以贾德松为例,当年山东鲁能在降入中甲后,为了保留荣誉,不得不从经济困难处入手,给贾德松开出了高达税后700万元的年薪。而一旦鲁能降级到乙级,以贾德松的资历,恐怕很难找到这样一份高薪工作。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体制问题,中国足协既当裁判又当球员,还当教练,没有做到中立和独立。这种体制下,球品再好也救不了中国足球。

季涵雅季涵雅优质答主

正常比赛进行中,场上队员人数多的一方将占有巨大的优势,但若出现场上双方人数相等,甚至是处于少打多的状况,一方面会增加比赛的紧张刺激程度,另一方面,人数处于劣势的一方也会因此受到更为严苛的限制,在比赛中也更少会出现有恃无恐的情况产生。

U23政策也是这个意义,一方面让更多有潜力的新鲜血液流入球队,另一方面也可以限制大牌外援的引进,避免国内球队过于依赖外援导致整体水平不提升。

在2017赛季,U23政策开始试行,规定每家俱乐部在每场比赛中至少为一名U23球员报名,并确保1名U23球员始终在场,但在2018赛季,U23政策变得更为严格:每家俱乐部U23球员出场人次不得少于外援出场人次,在这样的背景下,外援政策也同时受到限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