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有些什么颜色?
乒乓球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白色,黄色和蓝色。 其中,白色的球体是最基本的类型,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 这种颜色的球表面有经过特殊处理的颗粒,以增加球的摩擦力。 黄色球是在白球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主要在材质上做出了改变。 蓝球则是为了减少运动员在打乒乓球的时候受到的视力影响而特别研发的。 在日本,人们用一种叫“Kurimazu”的塑料加工方法来制造蓝色的乒乓球。 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指这种材料能让运动员在打好羽毛球的同时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些特殊场合会用到特殊的乒乓球。 比如,在电子比赛或者机器设备上进行对打训练的时候就会使用绿色或者红色的乒乓球。 这些彩色乒乓球的作用是为了方便电脑识别每一球到底是“单、双”还是“胜、负” 而制作的。
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乒乓球叫做纤维球。 这种球是用一层薄薄的尼龙丝绑在球拍上然后击打球的。 因为这种球很轻而且很滑,所以打起来很不容易控制。 不过,因为可以很方便地换线,所以很多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还是会选择购买这种乒乓球。
乒乓球是国际比赛用球,有白、黄两色,用赛璐珞制成,重量为2.5——2.7克,直径为38毫米。白色球与黄色球的弹跳速度和旋转速度没有差别,完全一样。国际正式比赛使用白色球从1900年开始,那时乒乓球运动刚刚诞生,器材非常简陋,仅用一块海青石切磨成圆球代替球。
后来乒乓球运动日益普及,经常举行比赛,国际乒联规定以后正式比赛一律使用白色球。50年代,我国发明了乒乓球传入日本之后,日本选手技术提高很快,成绩直追直超欧洲和我国选手。其中,使用浅色台面和灯光,以突出白色乒乓球的高速旋转与快捷弹跳的视觉效果,是日本选手出奇制胜的绝招。这种战术屡试不爽,使用白色球的日本选手在本国比赛时,常使客场作战的外国(或中国)选手防不胜防,屡屡败北。这种不平等现象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强烈不满。国际乒联为了改变日本国内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决定从1992年第41届世乒赛开始,将使用多年的白色球改为黄色球。这一届世乒赛在中国天津举行,以后是每两次世乒赛一换,1994年为白色球,1996年又是黄色球......以此类推。我国选手是这一改革的主要受益者,使日本的“主场优势”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