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击球是指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莫名其妙,就好像羽毛球的“杀球”一样,明明是挥拍了,怎么会没有击球呢? 所谓“乒乒乓乓”,这个“乒”实际上就是指我们的手腕在击打的时候产生的声音。所以没有“乒”声也就没有击打,那就不叫打球了。 因此这个问题应该改成了——为什么我的手指和手腕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还是不能把球打到对方台面上(或者勉强打过去但没威力)!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很多问题:
1. 动作是否正确,这直接关系到发力是否正确的问题;
2. 力量和耐力问题,这个不用说了吧;
3. 技术和经验问题,比如你发球时能发出下旋球让你对手接发球被动,这就是技术;比如你能判断出对手可能要拉球所以你提前移动了,这个是经验 4. 器材问题,比如你的拍子是不是合适你,你是不是换了合适的球鞋或者鞋垫等等。
击球通常由步法移动、引拍和挥拍三个部分组成。每一板击球,运动员首先通过步法的协调一致的移动,调整好身体重心,进入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开始挥拍击球。故此击球质量的高低,与步法的运用和身体重心的调整关系密切。
击球时应注意发挥大肌肉群的力量。首先从下肢开始用力,依次到躯干、上肢、前臂、手腕,最后到达手指。以充分发挥各部位技术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线性感”。
击球时,首先要找准合适的击球点,才能保证回球的稳定性。初学者应选择以来球过网后的高点期为最适宜的击球点,此时来球的方向已基本确定且球速不是太快。待技术有一定提高后,可改为在上升前期击球。最后可尝试从球的下降前期进行击球,以搓、削、拉为主,击球更具威胁。
击球时,应注意拍面的方向和角度,这是变换弧线和落点的重要手段。但切记不能一味追求落点变化,使回球带有过多的旋转和落点过长而失去合理性,从而造成下一板回球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