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什么是台内小球?
楼主应该说明白一点,你是问如何打台内小球还是问什么叫做台内小球。 如果是前者,我认为你提到的台内小球应该是形容球在台面内运行的动量很少,从而使得其飞行轨迹容易预测,易于防守和进攻。这个“小”字很重要!如果这个球的运行动量大,那就不叫台内小球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发一个加旋球(上旋或者下旋都可以)到对方台面,经过多次反弹后,最终形成对方击球的弧线高度与你的初始发球高度差不多、甚至更低(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那么你这个球就属于典型的台内小球,因为经过这么多次的反弹,它的动能几乎被完全消耗掉了,只有极少部分转化成了势能,所以导致最后的飞行轨迹相对而言比较平稳,容易被预判和接发球。
对于攻球来说,由于能够对台内小球造成干扰的因素并不多(球的速度、旋转都不足以形成明显的干扰因素,而高度上的变化,由于不是连续进攻,也不容易形成有效的突击手段,除非你的目的就是要故意让对方接球失误),所以台内小球一般适用于相持阶段的防守和支撑点微调。而对于弧圈这种进攻性很强的技术来说,由于能提供很高的初速度并且可以借助球拍形变产生强烈的上旋,故往往能形成有力的突击机会,直接得分。 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高球都是台内小球,很多有很高初速度且能带来强烈上旋的高球都属于近台快球范畴(比如王励勤的暴挑),虽然这类球难以被防守端很好地化解,但是此类球属于发力技术,对体能和技术要求较高,不能像台内小球一样用来维持较长时间的相持。
从这个角度来讲,台内小球实际上是一个防御性的技术,而近台快球则是进攻型的技术;而且从击球面积来讲(以球拍触球为准),近台快球大多是以拍子的前部或下部击球,而台内小球是用球拍的侧方(以手腕为圆心转动)来接触球,所以一般来说,台内小球更适合防守,而近台快球则更适合进攻。 当然这些技术的划分并没有明确界限,很多时候都是混合使用的。
台内小球是一种主要在本方台面附近进行的以制造落点变化及旋转变化为主的一种技术。由于击球空间距离球网较近,来球还没有弹起等一些特点而形成了其本身的技法特征和技术理论。下面,根据笔者所学及经验浅谈一下这方面的内容,以供广大好学者参考:
一、反手台内小球
首先说说反手台内小球,由于它不像正手位台内球受正手横打技术冲击那么大,依然是当今世界主流打法,并且它又分直握及横握两种风格各异的打法。对于反手台内小球的基本功,笔者认为,首先要练台内发力弹打及拧拉,因为这两种技术是最能提高触球感觉的(其实任何一种技术要想达到高深境界,其前提都应该是以能发力施加最大力量为前提,任何一种技术如果连用上全部力量都不会,那么无论你怎么模仿人家技术的假象,其威力都是有限的)。
弹打这种技术其实也是一种杀伤力极大并且极具威胁的技术,它的最大作用不是在于抢攻,而是在于借力发力形成强烈的上旋,而强烈的上旋则可以反过来为自己下一板或下下板的抢攻创造先机(当然,如果来球比较转或者站位比较近的话,大力回弹也可以形成杀伤或是为自己下一板的爆冲创造先机),所以,练好台内短球的弹打,无论对其后发力拧拉,还是对今后的搓球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搓球其实本质上来讲和弹打没多大区别,只是发力方向不同而已,在质量跟上的前提下,建议大力抽送即可,但要注意尽量向前送,这样容易体会搓球那种十分柔和的感觉,以我本人体会,其实搓球如果质量够硬,在回击那种下旋强烈的球时,基本可以算是在台内蹭了一板球而已。当然,发力弹打、拧拉、搓球这些技术,笔者觉得最好先学会不用削球,这样在刚开始学习时可以集中于发力,而不用考虑发力的同时还要削球,等到发力和削球动作协调了,再合二为一也不迟。
二、正手台内小球
而对于正手台内小球,笔者感觉在发力上可能要比反手难一些,因此可以先从削球开始练起,然后逐步尝试发力,但要注意用好削球,对于横拍正手台内短球来讲,如果削球用好了,那无论搓不搓球,基本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而且对于发力拧拉、弹打也都有很大帮助,其好处就是用削球去消耗对手精力,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发力机会。
正手搓球笔者个人认为是正手台内技术中最具威力的一种技巧,它比拧拉更加具有威胁,而要想练好正手台内的搓球,笔者个人认为应先练好正手台内削球,因为正手台内的削球比起反手的削球要难很多,因此先练好了正手的削球,正手反拉的发力方向就容易找到,然后再逐步开始加旋转、加速度练正手搓球,这样就会收的特别好,而且笔者练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如果正手台内搓球的旋转上来了,那么对手对正手短球是相当害怕的,一般只要一个过网,即使弧线很高,但对手都很难再回到中近台,这样就为自己再下一板直接上手抢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搓球要领
其实搓球笔者感觉并不难,只要削球质量跟上后,就可以开始用上一点前送,这时搓球的风格就形成了,一般来说,不提倡初学者大力搓球,而应当以先磨得成型为主,待搓球动作成型之后,再逐步追求搓球的速度和旋转,其实搓球和削球一样,都是需要靠前的,这样有利于靠手腕发力。
而拧拉笔者感觉则有些难练,特别是横板的拧拉,需要有非常好的发力方向才能开始上速度和上旋转,而且横板的发力方向是后外下方摩擦来球,如果不能掌握这一发力方向,那么拧拉就很难成型,特别是横板初学者,所以如果想学好拧拉,建议可以先从反手的横板拧拉练起,这样有助于找到拧拉那种靠手腕快速发力的感觉,待反手拧拉的发力找对了,再找到正手拧拉的方向,就很容易上手和上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