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崔生什么企业?
首先,本届世界杯赞助企业很多! 国际足联合作伙伴:可口可乐、VISA、卡塔尔航空、阿迪达斯
世界杯官方赞助商:海信(电视)、蒙牛(乳制品)、支付宝(移动支付)、携程旅行(旅行)、中国联通(通讯服务)
其他赞助商:加多宝(凉茶)、雪铁龙(汽车)、现代(汽车)、怡和(房地产)、壳牌(石油)、捷豹路虎(汽车)、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飞利浦(家电)等等。
上述是官方的赞助商,其实还有非常多的企业参与了本次世界杯的各种合作,比如球衣广告、比赛场地广告、媒体转播中的广告等等,无法逐一列举。这些企业的参与,可以说都是冲着世界杯巨大的媒体曝光而去做的宣传。而这样的传播力度,恐怕没有哪个品牌能够在短期内媲美。 所以从赞助效果上看,这些企业可以说是赚了,至少口碑上会大大提升品牌形象。 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赚了,有一些企业甚至可能得不偿失! 因为除了现金赞助外,很多商业合作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要求企业必须卖出多少产品/提供服务才可以置换到赛事的权力和机会;又或者是要求企业在指定的时段内,购买指定金额的产品或服务才能享有权益。如果企业没能达到合作要求,那么他们很可能就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巨额的广告投放费用打了水漂。
2014年,加多宝为抢占“中国饮料第一罐”的位置,斥资10亿元打广告,希望借助世界杯的影响力提高销量。但谁也没想到,加多宝这次看似“高溢价”的广告投放行为,实际上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原本加多宝指望通过世界杯的热潮,让国内球迷一喝忘不掉,结果却事与愿违。有消费者反映,加多宝为了配合世界杯营销,大幅提高了罐装售价,甚至卖到了3块钱一瓶,然而喝下来的口感却没有明显提升,于是质疑声不断。最终,加多宝的销量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暴增,反而因为价格偏高被消费者诟病,导致销售额并未有显著增长。加多宝的这轮世界杯营销,算是败兴而归了。 而类似加多宝这样本末倒置,过于重视短期销售转化率而忽视长远品牌形象塑造的企业,显然并不在少数。他们在做市场营销时,往往容易本末倒置,把过多的目标放在当下能够带来多少实际效益上,而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品牌建设对于经营的重要性。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很容易拔苗助长、竭泽而渔,一旦消费者识破他们的谎言,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