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多少年了?

魏榆魏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棋局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两盘棋,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不过这盘棋没有下完就中断了。 唐朝时出现了棋子(黑色的是木制或者石制的棋子);宋朝出现了棋谱。 现在流传较广的棋书多是明朝和清朝的。比如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张汝舟编辑的《玄棋谱》三卷、明末李汝珍著《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宝钗下棋的描述等等。

至于民间的故事演义就太多太多了。

据我了解,民国时有个叫唐行端的象棋国手写过一本回忆性的书籍,详细描写了20世纪初叶的上海滩的棋界状况,里面提到清末民初时,很多文人雅士都有下棋的习惯而且水平不低。另外在旧上海有很多棋社甚至报纸都经常举办擂台赛或者让子赛。

这些棋社里聚集了不少文化名人。比如鲁迅、许寿裳在绍兴会馆和南归人士下的棋。巴蜀文坛泰斗沈雁冰和现代著名诗人冯至在沪上时的对局……数不胜数。 我记得在小时候看《红楼梦》时,里面不止一次出现下象棋的情节,而且还提到了“棋谱”,可见这个“棋谱”应该是很普遍的东西。不然以曹雪芹的文风也不至于多此一举。(《西厢记》里有“将本帅的棋谱翻腾”也是指的棋子。)

潘思妤潘思妤优质答主

中国象棋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主要流行于新加坡、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其他国家,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流传极为广泛,男女老少皆宜,且容易学习。

早在战国时期,民间便流行博塞戏,这是一种有胜负的双人博奕游戏,用作行棋的棋子叫做“枭”。汉代,枭棋和猎棋先后开始用文字代表兵种,出现了相当原始的“马、车、卒”象棋。西晋的弈棋,与现代象棋已较为接近,但棋盘不是九宫,而是八宫。南北朝时,出现了“小围棋”和“大弈”等象棋的雏形。“小围棋”是十九路围棋的演变,有“大王、小王、卫、卒”等象棋子,对弈时由“大王”与对方的“卒”开始对杀。“大弈”盘上为十六宫,共有二十四枚棋子。

到了唐朝,象棋已广为流行。象棋在唐时,称为“象戏”、“象棋”、“象兵”,棋子有王、臣、车、马、将、卒等。北宋末年,出现了“中国象棋”和“倭棋”两种象棋。此时象棋已与现代象棋接近,棋子有帅、仕、相、车、马、炮、兵,红黑两种颜色。中国象棋在南宋末年传入日本和朝鲜半岛,称为“将棋”和将棋。元代至明中叶,中国象棋继续发展。明成化年间出版了《事林广记》象棋谱。此后,徐鹏远、黄晓轩、杨辉章、王成、李广元、王再越等象棋家先后出版了象棋著作30种以上。清代至民国时期,先后出现了200余种象棋著作。

近代、现代象棋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期,从建国以后至今,象棋运动,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辛勤的努力,普及工作和竞技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出现了许多具有世界水平的明星棋手。新中国后,在50年代初期,在毛主席的亲自关怀下,开始开展组织全国性的运动。1956年,国家又把象棋列入正式体育运动项目,并组织全国象棋个人和团体赛,使象棋的群众性和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出现了杨官璘、胡荣华等世界性著名象棋大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