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用手可以吗?
首先,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球拍。 业余爱好者中有很多用单手握拍,或称“直握”;专业队有一些队员是“横握”(但不多);少数队员用削球板——“立握” 无论哪种握法都需要长期练习才能形成正确动作 没有哪个更好之说,只有各适其适。 用单手持拍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球员受伤的。比如,反手位回球时很容易打到自己手指头;正手位冲球有可能撞到下巴;在接发球和挑打时,也都有触碰到自己的风险。专业选手在训练中也会强调握拍要稳固。 所以业余球友练习时最好还是用球拍。 但并不是说手不能用——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的。 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对方来球比较高,而你站的地方又没有球桌(如户外或临时举办的比赛)。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双手抬高乒乓球拍去迎击。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移动脚步就能够还击对手的球,而且因为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高球比较多,用球拍去接还是比较合适的。 但缺点也非常明显,由于双手不稳定性比单一手臂要高很多,非常容易失误;而且如果使用单手,你的击球力量会大很多,而双手的话很难做到大力出奇迹…… 另外,有时候也会看到有人在打乒乓时用“枪式打法”——也就是像射箭那样弯着腰、弓着背打,这种姿势用单手也是可以的,甚至更加合理,毕竟你不用刻意伸长手臂去够球了! 但这种打法非常不实用,且易受伤,建议不要轻易尝试。
闻塬优质答主运动损伤,是运动过程中超过正常活动范围引起的一系列伤害。按伤后皮肤是否完整,分为开放伤与闭合伤两 大类,临床上,绝大多数运动损伤属于闭合性损伤。
运动损伤发生率最高的是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例如,踝关节韧带扭伤、膝关节韧带损伤和关节盘损伤。其次是肌肉和肌腱损伤,如肌肉拉伤、挫伤、肌腱拉伤等。另外,骨折和脱位比较少见,一旦发生,常合并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人们通常认为,运动损伤多发生在对抗性强、动作激烈的项目,其实不然。运动中的技术错误、过度疲劳、动作粗暴和地面湿滑等,都是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所以没有绝对安全的运动项目。
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如肌肉痉挛、肌肉肌腱拉伤、关节韧带扭伤和挫伤,任何人都可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正确施救,就能立竿见影。
肌肉痉挛(抽筋)处理方法:一旦发生肌肉痉挛,应立即伸直患肢并辅以牵引,同时用力将足趾背伸。严重者可导致肌肉紧张和酸胀,可使用热敷、按摩等手法,痉挛就可缓解或消除。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游泳时不慎发生腓肠肌(小腿)痉挛,应立即上岸。
肌肉、肌腱拉伤处理方法:运动员在球场上经常出现大腿拉伤、腰部扭伤,如果出现拉伤应暂停一切活动,局部敷以冰块(或冷敷),30分钟后拆除,同时抬高患肢。24小时后拆除纱布,进行理疗、按摩、针灸等治疗。另外,严重的肌腱拉伤或完全断裂的,则应到医院采取手术缝合。
关节韧带扭伤处理方法:如果出现踝 韧带扭伤,大多数是由于在运动中地面湿滑、踩踏不稳、脚踝受到外界的强力牵拉,这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可局部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内服跌打丸或活血止痛散 等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严重的韧带撕裂伤和踝关节脱位者,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固定和治疗。
挫伤处理方法:最常见的是“乌青”,多是因为直接暴力(如碰撞、摔跌)或间接暴力(如冲撞)作用于身体,使皮肤和皮下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处理时,先立即就地口服地奥司明片,然后局部制动,外敷云南白药气雾剂(或中草药水剂冷敷),3天后可热敷或按摩受损部位。严重者应到医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