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次受重创了吗?

荆幻悦荆幻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还没到创伤程度,更称不上重创。 这一次疫情对于中国的经济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渠道。 一方面是由于疫情爆发于春节假期内,而我国春节假期又长期存在着春节假期前后两大消费高峰的现象(2019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收入75.8亿元,春节黄金周消费增长20%),因此疫情爆发初期,人们减少了一切不必要的行为和消费,导致大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停滞,经济发展受到明显冲击; 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爆发期间正是春运期间,人口流动大幅降低,加之各地封锁道路、封闭小区、禁止聚会等防控措施,造成了生产和消费两端同时下降的负反馈效应,对经济运行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 但无论来自哪个渠道的负面影响,最终都会体现在需求侧的下滑上——生产端受到的影响更多体现为短期停工停产造成的供给约束。 在需求侧,本次疫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根据财政部公布的财政预算报告,在支出项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经费规模达1080亿元。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外贸行业遭受重挫,出口大幅下降,作为外向型经济大国,这也就意味着外需的快速萎缩。

在此背景下,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稳定需求和预期。宏观政策应更加灵活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把资金用到刀刃上,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宏观杠杆率水平相对可控,货币政策工具充足,有足够的空间进一步下调利率、降准降息。

在财政政策上,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精准滴灌,直达实体;在税收和政策上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倾斜,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疫情相对于以往的公共危机事件具有不同点。以往我国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对冲风险,此次疫情则更多的是保障民生,因此财政政策的应对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

祁书环祁书环优质答主

这次全球疫情,是二战以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中国虽然不能幸免,但总体影响可控。具体来说,由于中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没有出现重大经济危机,因此积累了相对雄厚的经济、财政、外汇等实力。特别是外汇储备高达3万亿美元,在全球存量资本约为12万亿美元的情况下,中国拥有充裕的资本对外采购需求,加上中国内地的高储蓄率、高贸易比、高成长性和较强的危机应对能力,所以虽然这次疫情是世纪灾难,但对中国短期有挑战,中长期总体有支撑。

在短期,中国有较大挑战。第一,从外部环境来说,中国是全球最大贸易国,全球经济大幅减速,意味着外需严重下滑。第二,从内部结构来说,疫情发生正值春运,因此主要爆发在三、二线城市和县域,这些地区由于此前房价没有过热,因此民生支出、消费支出相对较低,投资比重较高,房地产与基建比重较高,意味着这次疫情将对房地产与基建带来较大挑战。第三,此次疫情导致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大幅回落,即使没有外需坍塌,预计也在2-6%之间,即使有大量企业复工、投资复产,一季度GDP增速大幅负增长的概率较大。

在中长期,中国总体有支撑。第一,从全球大趋势来说,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成长性,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消费与服务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因此中国经济有自身增长的巨大动能。第二,从地区走势上来说,疫情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不甚严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是全国的主引擎和压舱石。第三,从投资角度看,2016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大涨、棚改货币化和鼓励三四线棚改,导致三四线房地产库存出清,2019年棚改计划减,2020年不会大规模减,从全国的房地产投资不会大幅下行,但会存在地区分化的特征。

总体上说,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短期有较大挑战,但中长期有支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