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乒乓球为什么不行?

揭俊珊揭俊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可能不常见的原因,二战的阴云始终笼罩着欧洲。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导致东西方长期对立,而处在东方的日本和韩国在二战中遭受严重创伤,国力难以恢复,因此在50年代到70年代初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西方则由于马歇尔计划迅速复兴(当然日本在64年-67年间也有经济奇迹)。实力上的优势带来了体育运动的强势。中国当时处于封闭状态,因此乒乓球作为国球蓬勃发展;日本通过奥运战略,由乒坛前辈徐寅生等指导年轻选手,也迅速崛起,从六十年代开始几乎年年夺冠,直到九十年代才渐渐被中国包揽冠军。

欧洲则是另一番景象,冷战导致欧洲分裂,东西欧在经济上互相隔绝,东欧处于前苏联的控制之下,经济以重工业为主,忽视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西欧在马歇尔计划的刺激下经济腾飞,同时由于西欧诸国的殖民体系在二战后被纷纷推翻,他们需要寻找新的方式继续控制非欧亚大陆的原殖民地,于是足球、橄榄球这些团体项目成为他们重点发展的运动。与中日不同,西欧诸国本身在历史上就是乒乓球的传统强队,加之他们更注重发展集体项目,因此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慢慢占据了乒乓球赛事的绝对上风。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综合实力回升并重新夺回乒乓球冠军,西欧诸国的霸主地位不复,至90年代以后更是被中日超越。 以上纯属个人瞎想,欢迎拍砖。

富丰琴富丰琴优质答主

1、体制问题:

欧洲很多协会都有各自的联赛,运动员的收入很高,因此很难长期系统集训,技术提高存在局限。而且很多协会都规定本国选手只能在一个俱乐部打球,这样就会导致风格的延续和固化。

2、文化问题:

欧洲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是很高的,因此各种打法百花齐放,有直握的有横握的,有生胶的有正高的有反高的等等。但是很多运动员都是靠自己的天赋打球,想怎么打怎么打,对于球的思考也仅仅局限于赢球,长期下来整体技术就很难再有大的提高。

3、教练问题:

在欧洲,一个教练的名望往往是他所带出世界冠军的个数决定的,因此每个教练都把心思放在出成绩上,能赢冠军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而且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很少有运动员会把技术风格同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