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前多久打封闭针?
“封闭”,在临床上其实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用来描述任何不需要开刀的、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组织内以达到治疗目的疗法。 严格地说,题主提到的“打封闭针”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医疗方法,因为真正的封闭疗法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并且所注射的药物必须是在严格的消毒状态下注入到疾病组织中去的。 但不论如何,现在人们习惯性地将一些非手术治疗方法称为 “打封闭”。虽然这个问题可能涉及医学知识,但其本质还是一个问题环境(或问题情境)下的表达。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把问题重构为更加一般性的问题——在何种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打封闭”这种处理方式?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医疗常识,也没有能力对疾病做出准确判断。他们对于“打封闭”这种处理的认知大多来自身边小伙伴、网络文章或者影视节目的渲染。也就是说,“打封闭”这个概念是大众传媒与临床医学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
我们讨论“什么情况下会打封闭”这个问题时,就不能脱离媒介影响这一重要因素来单独考察患者个体的医疗行为。 简言之,患者选择“打封闭”这种方式解决身体问题是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医生建议其打封闭;二是周围人或媒体暗示其打封闭。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认识及意愿才最终决定其是否真的实施了“打封闭”的处理方式。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医患之间原本应该存在的信任关系被打破了。患者对于医生的信赖转而被对媒体的信赖所代替。医生在尝试解释医学原理、推荐合理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如果媒体大肆宣扬所谓的“秘方”“神药”,那么,患者在心理上就会认可这些说法并据此采取相应的行动。在此过程中,患者的病案资料、化验结果等客观医学证据反而成为了次要的因素。 面对“打封闭”这一常被误用的诊疗方式,如果我们还继续沿用传统的医患沟通模式,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这是因为,传统模式下,患者对于医生的信赖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医生提出不同的诊疗方案供患者选择,也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在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医生的话已经不再具有绝对权威性。
很多患者会在接受医生的建议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寻求其他的方式解决身体健康问题。在面对“打封闭”这类存在较多争议的治疗方式时,医院不妨改变传统的医患沟通模式,以媒体宣传的形式提前告知使用该方案的风险和获益,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