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双喜的乒乓球硬吗?
红双喜的403和402,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队使用最多的底板,那时候没有什么外援,除了日本和欧洲少数几个国家之外,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多少好球拍,很多省队国家队都是发加特林(就是那种用长了像棒子一样的那根针),这种针打起来很脆很快,但是不够旋转,所以红双喜就做了这款403,加了纤维增强板身的硬度和弹性,并且配了海绵套胶,增加击球的旋转。
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用这个型号的板子,因为加了碳纤维的缘故,这个板子的寿命很长,不容易损坏,而且很轻,只有78克。 另外红双喜的狂飙系列也是很多人喜欢的类型,比如狂飙III,狂飙IV,狂飙V。这些板子都是加纤维增加硬度耐磨,适应了当时亚洲人的打法。 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新款的红双喜底板比较薄了,估计跟现在运动员的打法有关吧,速度型的比较多。但我觉得红双喜还是有适合攻球型的板子的,就像以前的403。
顺便说一下胶皮,如果我是纯国手的话,我会推荐你买729的天翼和729的普及,这两款胶皮价格不贵,但非常耐用,粘性很不错,可以打很久。如果你不想经常换胶皮,又想提高技术,就可以选这两种其中一个,打好它,打好你的基本功。 如果想提升进攻能力,可以买一款729的内能套装,103+45s。 729的内能胶皮是比较吃技术的,如果打得好的话,非常暴力,而且可以轻易地打出弧圈球。不过这款胶皮很黏,需要多打多磨才能适应。
如果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支持一下哦!
孔函优质答主许多人对国产的器材都存有一个错误的概念,总是认为国产的东西做得不够精确,不够完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艺不过关”,“档次不高”。在这里我要特别的说一下国产的乒乓球——红双喜。
红双喜的乒乓球在国际比赛中是用的最多的,几乎每次世乒赛都是用它。可能有些人没有听过这样的消息,那就看看我们中国的教练和选手吧,他们在训练中也是用红双喜。可能有些人还是不相信这些,那就看看我们中国的业余选手吧,他们训练也是用红双喜。还有外国人,许多外国朋友来中国买最多的东西是什么?是便宜的国产衣服?不对,是便宜的红双喜!
从这里可以看出红双喜的乒乓球有多受欢迎,它的质量和性能是十分出色的,许多国外的运动员都希望用红双喜,甚至要给国际乒联买广告。有些人说的太棒了,红双喜就是世界第1,其实我也知道还有许多出色的洋球,说这个太不负责任,但是至少红双喜在质量上没有任何的缺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而从性能上说更是出色,无论什么水平的队员都可以使用,这就要谈一下一些人错误的理解,认为红双喜硬。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因为我曾经听过不止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还都是跟我差不多或是比我学球晚的朋友说的。我小时候是在80年代中后期,那时的洋球没有太多的品种,当时只有日本的“大红”和韩国的“海王”(这个品牌不太肯定)。而当时“海王”是最出名的,在当时的国际比赛中使用最多,我们练球时用的也是这个。
那时国内只有一个乒乓球,就是红双喜,两个比较下来可以感觉到有些硬度上的差距,红双喜的球没有“海王”那么软。“海王”的球软是十分有名,但并不是水平好就要用硬一点的,乒乓球不存在硬与软合适的问题。软球的优点是:易控、反弹高、落点变化大。硬球的优点是:反弹低、更像台面所击出的球。当时国内的好些教练都用洋球,我也跟着用。当时接触红双喜的机会不是很多,但是有时我也会借来练练。
通过接触的红双喜(当时的红双喜也很普及便宜),我感觉它虽然不像“海王”那么软,但是比其他进口球硬不了多少。其实红双喜有3种选择,分3个等级。“特”字球硬度最差,一般业余选手用多了容易掉膘,所以很少用。而我经常用的是“红双喜”3个字的球和“DHS”英文的球。“红双喜”球稍微硬一点,而“DHS”球偏软一些。“DHS”球几乎跟“海王”没什么差别,还比“海王”便宜。其实不管用那种红双喜都要比所谓的洋球更经济,更便于取得。同时还有许多人为了使用洋球不惜花钱买来摆样子,甚至有些小孩的家长千里迢迢从国外带回几个球让小孩过过瘾(这是真的!)。